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
《实用中医内科学》将不寐分为心脾两虚、阴虚火旺、心肾不交等,以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、滋阴降火、清心安神、交通心肾等法治之。
1.心脾两虚型:症状为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,并伴有心悸、健忘、疲劳等症状。治疗时,中医常选用能够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的方药,如归脾汤,以调和心脾功能,促进睡眠。
2.阴虚火旺型:表现为心烦失眠、入睡困难,兼头晕耳鸣、手脚心热。治疗原则为滋阴降火,养心安神,黄连阿胶汤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方剂,能够有效缓解阴虚火旺所带来的不适。
3.心虚胆怯型:除失眠多梦,还有胆怯、心悸、乏力症状。治疗这类不寐,中医常采用安神定志的方法,如使用定志丸,以达到镇惊安神的效果。
4.肝火扰心型:常急躁易怒、目赤耳鸣,治疗需用龙胆泻肝汤疏肝泻热。
5.痰热扰心型:可见胸闷心烦、口苦头重,以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。
除中药调理外,中医科运用揿针治疗失眠,临床效果良好。
1.选穴:选择经外奇穴(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,经验效穴)、百会穴(头顶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,镇静安神)、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,心之原穴主失眠)、三阴交穴(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上三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调和肝、脾、肾三脏 )。
2.治疗要点与禁忌:埋针时间约3天,治疗期间检查防感染,每天手指按压增强刺激。局部红肿、皮肤感染、瘢痕、过敏、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埋针。
供稿/中医科
审稿/中医科 李阳
校对/门诊党总支 郭红丽
编辑/宣传企划科 徐剑